中国 Pi 币第一人:光环背后的争议与警示

有观点认为,张鹏算得上是在 Pi 币推广领域备受瞩目的人物。在涉足 Pi 币之前,张鹏就已在多个资金盘项目中活跃,如任务帮(邦呗)、DCF、Potato 公链、美生在线、亚交所、赢多多等。这些项目最终都以崩盘收场,其中任务帮在发展顶峰时,参与人数超过 10 万人。在任务帮因问题频出被工商局预警后,2018 年底,张鹏辗转至深圳,联合部分市场核心人员,开始策划 Pi 币的雏形。鉴于任务帮代币 “邦呗” 的前车之鉴,他深知虚拟币结合零撸模式能吸引大量流量。到了 2019 年初,预感危机的张鹏逃往国外,联系所谓的 “斯坦福大学教授”,进一步完善 Pi 币模式,组建团队进行推广。凭借前期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积累,Pi 币迅速在国内传播开来。

Pi 币自称由斯坦福大学博士团队打造,用户可通过手机 App 简单 “挖矿”,全球活跃矿工号称超过 1800 万。其扩张模式与传销有诸多相似之处。判断一个项目是否为传销,常看两点:一是是否收入门费或需花钱投资;二是是否依靠 “拉人头” 发展下线,上线从下线获取利益且层级关系超过两级。Pi 币虽宣称无需金钱投入,但鼓励用户通过层级关系获利,比如等 Pi 币能上交易所交易,建议多邀请新人,建立联络群,为群内交易提供担保来赚取担保费,组织者可借此将手中 Pi 币变现。

从市场表现来看,Pi 币的价格波动剧烈且缺乏稳定支撑。2025 年 2 月其代币首发,价格几分钟内上涨 18%,随后两小时暴跌 50%,首发时全稀释估值一度高达 1950 亿美元,但后续价格持续震荡下行。目前,Pi 币还面临流动性不足问题,预计未来一年内超 16 亿个 Pi 币解锁,价值约 14 亿美元,大量新币进入市场,可能进一步打压价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