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v 神来深圳送 5000 以太坊视频” 的热传,正是虚拟货币骗局的新型引流骗局。检索监管通报与诈骗案例发现,这类视频均为不法分子伪造剪辑,通过 “碰瓷” 以太坊创始人 V 神制造噱头,本质与 “JD 稳定币” 碰瓷京东、吴某团队借 “大 V” 背书的诈骗逻辑如出一辙,其核心目的是诱导用户下载非法 APP、泄露信息或投入资金,暗藏多重致命风险。
首先需明确:此类视频与真实信息完全相悖,属典型的 “名人碰瓷” 骗局。公开信息显示,V 神近期并无前往深圳的公开行程,且以太坊官方从未发起过 “送币” 活动。这类视频的制作套路十分成熟:通过剪辑 V 神过往演讲片段、拼接深圳地标画面,搭配 “V 神空降深圳,空投 5000 以太坊” 的虚假字幕,营造 “官方活动” 假象。这与 “京东稳定币” 骗局中伪造京东背书、盗用企业标识的手法高度一致,均是利用公众对名人或知名机构的信任降低警惕性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此类视频常标注 “仅限深圳用户”“限时参与”,刻意制造稀缺性,加速用户决策冲动。
不法分子围绕 “送以太坊视频” 设计了三重精准诈骗链条,复刻了成熟的收割模式。一是 “视频引流钓鱼”,将虚假视频发布在短视频平台、社交群组,通过 “点击链接领以太坊” 的弹窗诱导用户跳转第三方页面,与 BitXEX 交易所 APP “诱导下载” 的套路如出一辙,点击后即需填写手机号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,实则为信息窃取铺路;二是 “虚假 APP 注册陷阱”,要求用户下载 “以太坊空投专属 APP”,该 APP 伪造 “区块链认证标识”,与 BitXEX 伪造境外牌照的包装手法一致,安装后即植入木马程序,监控用户支付行为;三是 “充值激活套路”,宣称 “需充值 100U 解锁空投资格”,待用户投入资金后,以 “账户异常” 为由冻结资产,要求缴纳保证金,与泸县女子遭遇的 “充币送币” 诈骗逻辑完全吻合。
相信此类视频参与 “领币”,将面临三重不可挽回的风险,且完全触碰法律红线。一是资金清零风险,参考吴某超算项目 1 亿余元资金无法追回的案例,用户充值的资金会通过 “跑分” 平台转移至境外,追讨成功率不足 5%;二是信息泄露风险,填写的身份证、银行卡信息可能被贩卖,进而遭遇 “账户解冻” 等二次诈骗,与徐州朱先生因点击虚假链接被盗 U 币的遭遇一致;三是法律追责风险,根据央行规定,参与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,若协助传播视频还可能触犯帮信罪,与象山诈骗案中 17 名推广者被公诉的后果一致。
必须戳破的认知误区是:“有视频佐证” 不等于 “活动真实”。虚拟货币诈骗的技术伪装已十分成熟,但此类骗局存在共性破绽:活动无官方公告、需跳转第三方链接、要求充值激活,这些特征与云浮市政府警示的非法集资骗局完全吻合。国家网信办 2025 年数据显示,仅一季度就清理此类虚假 “送币” 视频超 1.2 万条,印证了监管打击力度。
对用户而言,面对 “v 神来深圳送 5000 以太坊视频” 的正确态度是 “不相信、不点击、不传播”。我国禁止任何虚拟货币相关活动,“名人送币” 必然是骗局。牢记 “JD 稳定币”、吴某团队诈骗案的教训,像拒绝 BitXEX、comobit 交易所一样远离此类内容,选择合规金融产品,才是资产安全的根本 —— 在名人光环的诱惑面前,任何 “捡便宜” 的贪念,都可能让自己沦为诈骗分子的猎物。

















